《无处安放的同情》|我们的同情是用对了地方?
一场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无处安放的同情》是一部哲学散文集。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但我们真的会对远处的不幸施以同情吗?大众传媒是否使传统的道德情感产生了变化?我们的同情是否用对了地方?《无处安放的同情》就是探讨这些问题的。这本书通过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在与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思想家的跨时空思想交锋中,寻找关于道德和同情的答案。
关于作者:
汉宁·里德,德国作家、翻译家,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著有《长长的影子》《笔记本》《征服者:20世纪的思想家》等作品,曾获2011年莱比锡图书奖。
学什么:
1、我们为什么很难对远处的不幸施以同情?
2、如何看待道德和距离、区域的问题?
一、著名的“杀死满大人”之问
在法国作家、哲学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中,拉斯蒂涅问他的朋友毕安训:“如果只靠意念就能杀死一位远在北京的清朝官员,并且可以因此成为富人,你是否会这样做呢?”这就是著名的“杀死满大人”之问。毕安训承认自己做不到。但当拉斯蒂涅需要为两个待嫁的妹妹准备昂贵的嫁妆,他想跻身上流社会,但财力不允许时,一个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爱上一位有钱的富家小姐,然后除掉这位小姐的兄长,这样一来,拉斯蒂涅就会成为富翁。
在这样的情况下,拉斯蒂涅会怎样做呢?他宁可牺牲远在北京的清朝官员,也不愿意间接沾染一起近在巴黎的谋杀。
《高老头》中的这个情节说明,当远处的不幸可以为自己换来当下的利益时,有人也许会克服人性中隐藏的对谋杀的抗拒。杀人现场离自己越远,人们的忌惮就会越轻。
启蒙思想家、哲学家霍尔巴赫认为:“所谓的人性是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巴黎的市民,另一头连着北京的市民。”人性可以把五湖四海的人紧紧联结在一起,所以,人们不必担心满大人的安全问题。
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认为,时空的距离会使直觉和良知变得迟钝,即使杀了人也不例外,但这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也就是说,关于罪行的鲜活的记忆,是唤醒良知的首要条件。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牺牲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呢?因为远方的人没有“人”的实感,因为道德感的强弱会随距离和对象的大小而发生变化。人们可以轻易捏死一只昆虫,而不必有愧疚感,就是因为它太小了。
狄德罗认为,人类应该致力于道德上的自我升华,要感受遥远的灾难与不幸,就像感受邻居的不幸一样。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所提倡的普世道德,建立在超越了时空的共感与博爱之上。
卢梭却认为,普世道德是虚伪的,是不可行的,因为自然状态的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才能建立起道德感,没有办法通过想象遥远的灾难来塑造,狄德罗的设想是非自然的,不切实际的,它只会徒增人们的痛苦,消耗人们的情感。
作者还在书中抨击了小布尔乔亚的软弱的同情,书中说:“他们对客观上无关紧要或者随机的事件,原本是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那些在道德上不具备紧要性的事物道德化……布尔乔亚不敢直视那些他真正需要负起责任的情景——在殖民地遭到占领时,他高呼要进行和平渗透;在某个行省企图独立时,他支持民族自决;当胜者进行掠夺时,他主张战后赔偿……”
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从抨击小布尔乔亚的软弱的同情,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潜意识里不赞成软弱的、不够真实的同情,不赞成那种该负责任的时候退缩、虚以为蛇的同情。
二、道德是分地理的吗
随着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遵守的道德观念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由此引发了基于地理知识而展开的道德、法律和社会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思想家蒙田认为,地理上的隔离会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不同的道德,所以普适的道德或法律并不存在,人们可以对任何一种信念提出质疑,更不用说其他物种表现出的自然法则。
18世纪意大利启蒙主义思想家切萨雷·贝卡里亚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说:“河流和山脉不但是某种实体的界线,而且也常常成为道德地理的界线。同物理运动一样,道德行为也有它影响的活动范围,它同一切自然运动一样,受着时空的限制。翻过一座山,越过一条河,道德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作者在书中写道:“清朝女人在公众场合露出裙下小脚带来的骚动,远远超过少女在台盖特山麓裸体跳舞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地方的人们,道德标准可能完全不同。
法国文学家、思想家伏尔泰却持反对观点,他认为,世上只有一种道德。人们看似对道德有不同的认识,但这只是假象,事实上,在道德领域,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何种职业的人都有判断善恶的能力,也就是说,世上存在一种基于人类法典的审判权。就比如,杀人是不道德的行为,不可能因为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被歌颂,伏尔泰甚至呼唤建立一座覆盖全人类的法庭。
卢梭则说:“民族与民族之间,礼俗、气质和民族性有着天壤之别。人类是个整体,但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规范、习俗与成见中,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被塑造出来的人们,彼此之间是如此千差万别,以至于我们根本用不着去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需要确定的仅仅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对特定的人群来说什么是正确的。”任何人的想法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作为衡量他人的标准,所以我们应该停止规制想法,因为任何想法都只能在有限的范围、有限的程度内成为共识。
这也影响了大国和小国的关系问题,在他看来,“并非每种政治制度都能适用于任何国家”,“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是它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适应他们所处环境的结果。”,而每一种适应于国家的政治制度,都会深刻影响它的国民。
后来,汉密尔顿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看到了联邦制共和国的希望,他说:“在美利坚合众国这样庞大的共和政体中,自然的空间被转换为政治的空间,它实现了一个空间秩序的转变。”
19世纪3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托克维尔在美国生活了两年之后,写出了《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他认为,人们对自己同胞抱有真诚的共感,同一阶层的人们之间存在这种共感。在贵族时代,人们对不同阶层的人群抱有的情感有亲密的,有疏远的,这不是因为法国贵族看不起百姓,也不是因为他们受教育程度低,“促使他们如此的,主要的是本能,而不是感情。由于他们对穷人的苦难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对穷人的命运也就不太关心。”
他通过对美国社会的观察,总结说,“一个人会对和他某一时期平等的同类极为人道,而当这些人不再与他平等时,他便会觉得他们的痛苦无关痛痒。”这一点和法国贵族时代的情况是极其相似的。
三、远处的哭声能被听到多久
1755年万圣节,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这场大地震让里斯本的两万多栋建筑顷刻间成了废墟,有将近1.5万人在地震中丧生。
里斯本地震发生两周后,消息传到了巴黎和伦敦。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人们本该对里斯本的死难者抱有深深的同情,然而,在短暂担忧自己城市是否也会发生地震后,人们就放松了。日内瓦的商人们甚至很快意识到,里斯本的重建会给他们带来利益,从长久来看,英国将是最大的受益人。
欧洲人也很快从地震消息引发的震惊中恢复了过来,当看到意大利人已经开始排练新的歌剧曲目,巴黎又斥重金发行新的彩票后。作家伏尔泰在自己的作品中感叹说:“里斯本变成了废墟;巴黎,人们还在跳舞。”这句话后来成为用来形容人们对远处的不幸漠不关心的最著名的金句。
后来,关于里斯本大地震的道德问题引发了席卷整个欧洲的大讨论,人们把这场地震看成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再次发生的灾祸。人们哀悼逝者,心里想的却是自己在未来一场类似的灾难里会怎样。也就是说,人们对他人的同情里也隐藏着对自己的怜悯。
1759年,也就是里斯本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年,亚当·斯密在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探讨时代和社会中活跃着的道德情感。他在书中假设,遥远的中国发生了一场地震,亿万人民被突如其来的地震吞没,试想一个与中国毫无关系,富有人性的伦敦人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亚当·斯密认为,这位“富有人性的伦敦人”会首先感到悲伤,如果他是商人,可能会想到这场灾祸对贸易的影响。不管他最初受到的震动有多大,很快就会转化成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无论如何,人的震惊是短暂的,引发的思索也是短暂的,人们很快就会回到自己平时的娱乐和工作中。就此,亚当·斯密得出了结论:“人们的行为方式实则与他们听任情感摆布时的举止完全不同。如果相同的话,对他人将会是巨大的不幸。”
四、是否要做捂住耳朵的哲学家
一位哲学家正在房间里奋笔疾书,写一部关于社会幸福或者普世道德的著作。正在这时候,他听到有人在他的窗子底下被谋杀。他听到了这个不幸者的惨叫,但在斟酌了一番后决定不去理睬。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写的书太重要了,那是一件关于社会幸福、普世道德,关乎整个人类命运的工作,眼前的不幸怎么能打断呢?
这故事,来自卢梭的《忏悔录》。这个故事的背后,是著名哲学家卢梭和百科全书派学者狄德罗之间的相爱相杀的观念纠緾。两人曾是好友,后来关系破裂,多年以后,狄德罗写下了一些文字,他试图让读者认为,是他给了卢梭帮助,卢梭才得以扬名立万。卢梭后来说,狄德罗入狱时,自己去看望他,监狱里的狄德罗给他的作品提出了一些建议,甚至给他写了几个段子,卢梭选了哲学家堵住耳朵的段子。
这则例子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但仔细思考,是蕴含着深意的。哲学家写的那部著作重要吗?也许很重要,至少他本人这样认为。阻止一场谋杀,拯救不幸者,这重要吗?当然也重要。两者比较起来哪个更重要呢?也许在这位哲学家看来,完成关系到整个人类的著作更重要,但是对于那个不幸的人来说,被拯救更重要。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美术馆着火,救画还是救猫”。这背后隐藏的也是一件高价值的东西与看似渺小、实则鲜活的小生命之间,到底要选哪个的问题。
救名贵的画和哲学家完成一部重要的作品一样,看似都是对人类而言价值很高的事情,而停下创作,去拯救不幸者也和救猫类似,看似价值不大。但如果连弱小者的不幸都不放在眼里的话,那写出来的作品又能有多伟大呢?
结语
《无处安放的同情》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到这里了。这是一本哲学散文集,作者用距离和道德的主题对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进行了伦理学串讲,系统地梳理了人类历史上几个伟大思想家关于同情和道德的交锋,因为其中穿插了太多人的不同观点,所以读起来稍显晦涩。
作者在书中只对每个人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并没有给出自己的结论,更没有给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并不是因为作者不能自圆其说,而是他希望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所以,如果你是抱着想要得出一个结论的目的来看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会失望,正如作者在书的序言中所说:“本书系纯粹理论探讨,于实际生活毫无指导意义。”
但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而只是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那些伟大人物看问题时的不同视角。书中提出了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而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无论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其实都没有绝对的对错。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的基础上,做出无愧于自己内心的选择。
【编辑:飞儿】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诺奖文学】《失明症漫记》(上)|在白色恐怖中,能否依然保持善良、拥有希望,成为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诺奖文学】《失明症漫记》(下)|在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之间,人们到底会选择什么?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慨。
【诺奖文学】《给麻风病人的吻》|他们的婚姻是一棵田野里忧伤的橡树。
上次推送内容:
本次推送:
《美的历程》|了解我国美学的基本脉络,培养欣赏经典美学的眼光。
【严选好书】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对的,有些CEO可不这么认为。
《异类》(格拉德威尔版)|创业要想成功,机遇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三)沟通管道
下次推送:
《无处安放的同情》|我们的同情是用对了地方?
【严选好书】清晨暮霭,秋雨为期。
《创新者的基因》|创新能力是天生的?大错特错!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四)谈判的六个字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